拼音 “lù” 禄组词

  • 禄[ lù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禄班[ lù bān  ]
      1.犹禄位。
    2. 2、禄禀[ lù bǐnɡ  ]
      1.亦作"禄廪"。 2.用作官俸的粟米;官俸。
    3. 3、禄臣[ lù chén  ]
      1.享受禄俸的官吏。 2.光禄勋的别称。
    4. 4、禄次[ lù cì  ]
      1.犹禄位。
    5. 5、禄赐[ lù cì  ]
      1.禄赏。
    6. 6、禄蠹[ lù dù  ]
      1.窃食俸禄的蛀虫。喻指贪求官位俸禄的人。
  • 禄[ lù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安禄[ ān lù  ]
      1.安享俸禄。
    2. 2、饱禄[ bǎo lù  ]
      1.饱享俸禄。
    3. 3、邦禄[ bānɡ lù  ]
      1.国家的利禄。
    4. 4、百禄[ bǎi lù  ]
      1.犹多福。 2.小儿出生满百日举行的贺宴。
    5. 5、不禄[ bú lù  ]
      1.士死的讳称。 2.诸侯﹑大夫亡故,讣文上的谦称。 3.夭折之称。
    6. 6、班禄[ bān lù  ]
      1.分等制定俸禄。 2.班位和俸禄。
  • 禄[ lù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安禄山[ ān lù shān  ]
      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因随母嫁突厥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fe74收为养子。因战功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后设法取得玄宗、杨贵妃宠信,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拥兵十五万。公元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称雄武皇帝,国号燕。遣军破潼关,入长安。后其子安庆绪谋夺帝位,将他杀死。
    2. 2、百禄儿[ bǎi lù ér  ]
      1.出生满百日的小孩。
    3. 3、寄禄格[ jì lù ɡé  ]
      1.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宋元丰三年,杂取唐及宋初旧制,改革官制。用旧时所置的散官为寄禄官,如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等。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每一阶的食禄都有规定,作为升降增损的依据。崇宁二年,又换选人七阶。大观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共三十七阶。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志九》。参见"寄禄官"。
    4. 4、寄禄官[ jì lù ɡuān  ]
      1.官阶名。宋制,官分阶官和职事官,如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阶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职事官名。阶官有名衔而无职事,只作为铨叙﹑升迁的依据,称为寄禄官。元丰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书﹑侍郎等为职事官,而以旧时所置散官为寄禄官。凡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其职俸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以禄令为准。如苏轼以工部屯田员外郎知湖州,罢官后又以朝奉郎知惠州,知湖州﹑惠州为职事,而员外郎﹑朝奉郎为其寄禄。
    5. 5、食禄糕[ shí lù ɡāo  ]
      1.亦作"食鹿糕"。 2.重阳节民间用米粉﹑面粉蒸成的糕。
    6. 6、天禄阁[ tiān lù ɡé  ]
      1.汉宫中藏书阁名。汉高祖时创建﹐在未央宫内。
  • 带有禄[ lù ]字的成语
    1. 1、禄无常家[ lù wú chánɡ jiā  ]
      禄:福。指福禄没有不变的定数。
    2. 2、饵名钓禄[ ěr mínɡ diào lù  ]
      饵、钓:诱取;禄:薪俸。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官职和薪俸。
    3. 3、斗斛之禄[ dǒu hú zhī lù  ]
      斗、斛:量器,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形容微薄的俸禄。
    4. 4、斗升之禄[ dòu shēnɡ zhī lù  ]
      斗升:古代容量单位,1斛=10斗,1斗=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
    5. 5、高位厚禄[ ɡāo wèi hòu lù  ]
      位:官职,官位;禄:俸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
    6. 6、高位重禄[ ɡāo wèi zhònɡ lù  ]
      官职高贵,俸禄丰厚。同“高位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