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è” 勒组词

  • 勒[ lè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勒逼[ lè bī  ]
      强迫;逼迫。
    2. 2、勒兵[ lè bīnɡ  ]
      1.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 2.犹陈兵。
    3. 3、勒戒[ lè jiè  ]
      1. 勒令戒毒。如:要求检方将他送去勒戒。
    4. 4、勒掯[ lè kèn  ]
      〈方〉强迫或故意为难。
    5. 5、勒令[ lè lìnɡ  ]
      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停业ㄧ~搬迁。
    6. 6、勒派[ lè pài  ]
      强行摊派。
  • 勒[ lè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贝勒[ bèi lè  ]
      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地位在亲王、郡王之下。
    2. 2、格勒[ ɡé lè  ]
      1.象声词。多形容笑声。
    3. 3、勾勒[ ɡōu lè  ]
      ①用线条画出轮郭;双钩。 ②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作品善于~场面,渲染气氛。
    4. 4、羁勒[ jī lè  ]
      〈书〉束缚:摆脱礼教的~。
    5. 5、克勒[ kè lè  ]
      1.清礼烈亲王代善骏马名。 2.象声词。
    6. 6、弥勒[ mí lè  ]
      1.梵语Maitreya音译,意译"慈氏"。著名的未来佛。我国的弥勒塑像胸腹坦露,面带笑容。传说五代时布袋和尚是其化身。
  • 勒[ lè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敕勒歌[ chì lè ɡē  ]
      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东魏高欢在一次兵败后,曾令敕勒族人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歌辞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歌中展现了北方草原的辽阔景象,富于雄壮之美。
    2. 2、弥勒佛[ mí lè fó  ]
      佛教大乘菩萨。《弥勒下生经》说他将从兜率天下凡,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中国寺庙里供奉的弥勒佛像,袒胸露肚,圆脸长耳,笑口常开。这个形象来源于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此,传说他是弥勒的化身。
    3. 3、弥勒榻[ mí lè tà  ]
      1.用于坐禅习静的一种短榻。如弥勒佛坐榻状,故称。
    4. 4、马勒口[ mǎ lè kǒu  ]
      1.见"马勒"。
    5. 5、三勒浆[ sān lè jiānɡ  ]
      1.酒名。唐时从波斯传入。
    6. 6、巴勒斯坦[ bā lè sī tǎn  ]
      西亚国家。在地中海东岸。整个巴勒斯坦地区面积为27万平方千米。人口575万(1993年)。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成立犹太国(现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其后整个巴勒斯坦先后被以色列占领。1988年巴勒斯坦国成立,其疆界尚未确定。并宣布定都耶路撒冷。
  • 带有勒[ lè ]字的成语
    1. 1、勒马悬崖[ lè mǎ xuán yá  ]
      勒:收住缰绳;悬崖:高悬的山崖。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2. 2、勒索敲诈[ lè suǒ qiāo zhà  ]
      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
    3. 3、浮收勒索[ fú shōu lè suǒ  ]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同“浮收勒折”。
    4. 4、浮收勒折[ fú shōu lè zhé  ]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
    5. 5、临崖勒马[ lín yá lè mǎ  ]
      来皮悬崖而能勒住奔马。指面临危境险地的情况而能自制止步,及时回头。
    6. 6、敲诈勒索[ qiāo zhà lè suǒ  ]
      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拼音 “lēi” 勒组词

  • 勒[ lēi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勒毕[ lè bì  ]
      1.古小说中的国名。传说其国之人善言。
    2. 2、勒帛[ lè bó  ]
      1.丝织腰带。
    3. 3、勒崇[ lè chónɡ  ]
      1.在金石上勒名,表示尊崇。
    4. 4、勒达[ lè dá  ]
      希腊神话中的仙女。宙斯醉心于她的容貌,趁她在河中洗澡时,化作天鹅与她亲近。她因此怀孕,生下美人海伦。
    5. 5、勒功[ lè ɡōnɡ  ]
      1.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功勋。
    6. 6、勒花[ lè huā  ]
      1.抑止花开。
  • 勒[ lēi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逼勒[ bī lè  ]
      1.亦作"逼?"。 2.逼迫;强迫。
    2. 2、鞴勒[ bèi lè  ]
      1.犹备马。给马加上鞍具和嚼子。
    3. 3、鞍勒[ ān lè  ]
      1.鞍子和套在马头上带嚼口的笼头。
    4. 4、宝勒[ bǎo lè  ]
      1.装饰华贵的马络头。 2.借指装饰华贵的马。
    5. 5、偪勒[ fù lè  ]
      1.犹勒索。
    6. 6、表勒[ biǎo lè  ]
      1.谓刻石记载。
  • 勒[ lēi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跋勒国[ bá lè ɡuó  ]
      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国名。
    2. 2、敕勒术[ chì lè shù  ]
      1.驱鬼术。道士画符咒制鬼必书敕令二字以约勒鬼神,故称。
    3. 3、红勒帛[ hónɡ lè bó  ]
      1.用红帛制的腰带。 2.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崄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后因谓以朱笔涂抹文字为红勒帛。
    4. 4、玉勒吏[ yù lè lì  ]
      1.驭马的小吏。
    5. 5、呼必勒罕[ hū bì lè hǎn  ]
      1.见"呼毕勒罕"。
    6. 6、呼毕勒罕[ hū bì lè hǎn  ]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语xubilgan音译。意为转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转世再生,亦指活佛传位的制度。
  • 带有勒[ lēi ]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