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āo” 韬组词

  • 韬[ tāo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韬含[ tāo hán  ]
      1.怀藏;蓄藏。谓饱学。
    2. 2、韬涵[ tāo hán  ]
      1.包含;蕴蓄。
    3. 3、韬翰[ tāo hàn  ]
      1.犹韬笔。谓不写作。
    4. 4、韬合[ tāo hé  ]
      1.包容切合。
    5. 5、韬辉[ tāo huī  ]
      1.谓不显露才华。
    6. 6、韬晦[ tāo huì  ]
      “韬光晦迹”的缩语。收敛锋芒,隐藏踪迹。比喻深藏不露:既归,益自韬晦,读书不出|韬晦之计。
  • 韬[ tāo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豹韬[ bào tāo  ]
      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 2.借指用兵的韬略。 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
    2. 2、櫜韬[ ɡāo tāo  ]
      1.指莲芡果实的外层皮囊。
    3. 3、弓韬[ ɡōnɡ tāo  ]
      1.弓衣。
    4. 4、虎韬[ hǔ tāo  ]
      1.古代兵书《六韬》之一。分军用﹑三陈﹑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等十二篇。亦泛指兵书。
    5. 5、晦韬[ huì tāo  ]
      1.韬晦。隐匿形迹,不自炫露。
    6. 6、六韬[ liù tāo  ]
      中国古代兵书。旧题西周吕望(姜太公)撰。据后人考证,约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现存六卷,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共六十篇。论述了政治与战争、作战、治军等问题,以及古代军队指挥机构和步、车、骑兵种的战法及协同战术。
  • 韬[ tāo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豹韬卫[ bào tāo wèi  ]
      1.唐禁卫军名。
    2. 2、秦韬玉[ qín tāo yù  ]
      唐代诗人。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中和年间,唐僖宗赐其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长于七律,《贫女诗》较有名。有《秦韬玉诗集》。
    3. 3、邹韬奋[ zōu tāo fèn  ]
      新闻记者,出版家。原名恩润,江西余江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主编《生活周刊》。先后创办生活书店、《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担任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执行委员。曾与沈钧儒等六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病逝后被中共中央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有《韬奋全集》。
    4. 4、崔韬逢雌虎[ cuī tāo fénɡ cí hǔ  ]
      1.唐代传说。《太平广记》卷四三三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蒲州人崔韬,旅途中遇一虎怪,脱皮变为美女,与韬同寝,韬暗将虎皮投入井中,携女而归。
    5. 5、石韬玉而山晖[ shí tāo yù ér shān huī  ]
      韬:掩藏。石藏美玉,其山必有光辉。
  • 带有韬[ tāo ]字的成语
    1. 1、韬光敛彩[ tāo ɡuānɡ liǎn cǎi  ]
      收敛光采。比喻隐匿才华,无声无息。
    2. 2、韬光敛迹[ tāo ɡuānɡ liǎn jì  ]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韬光晦迹”。
    3. 3、韬光灭迹[ tāo ɡuānɡ miè jì  ]
      指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
    4. 4、韬光俟奋[ tāo ɡuānɡ sì fèn  ]
      指掩藏才智,待时奋起。
    5. 5、韬光养晦[ tāo ɡuānɡ yǎnɡ huì  ]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6. 6、韬光隐晦[ tāo ɡuānɡ yǐn huì  ]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