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ǔ” 普组词

  • 普[ pǔ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普遍[ pǔ biàn  ]
      大面积的;有共性的:普遍反应良好|具有普遍意义。
    2. 2、普博[ pǔ bó  ]
      1.普遍;广阔。
    3. 3、普测[ pǔ cè  ]
      1. 普遍的测量,测试或调查。
    4. 4、普查[ pǔ chá  ]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对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普查资料常被用来说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情况。如人口普查就是对全国人口一一进行调查登记,规定某个特定时点(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作为全国统一的统计时点,以反映有关人口的自然和社会的各类特征。
    5. 5、普存[ pǔ cún  ]
      1.普遍富足。
    6. 6、普递[ pǔ dì  ]
      1.普遍传布。
  • 普[ pǔ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还普[ hái pǔ  ]
      1.犹周遍。
    2. 2、吉普[ jí pǔ  ]
      1.英语jeep的译音。一种轻便而坚固的中﹑小型汽车,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首先制造。性能机动灵活,能适应高低不平的道路,多作军用。
    3. 3、科普[ kē pǔ  ]
      科学普及:~读物。
    4. 4、流普[ liú pǔ  ]
      1.广布,遍及。
    5. 5、麻普[ má pǔ  ]
      1.契丹语。县丞。
    6. 6、洽普[ qià pǔ  ]
      1.普及,遍及。
  • 普[ pǔ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吉普车[ jí pǔ chē  ]
      轻型越野汽车,能适应高低不平的道路。[吉普,英jeep]
    2. 2、开普敦[ kāi pǔ dūn  ]
      南非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人口968万(1984年)。有大型纺织及酿酒、烟草等工业。港口优良,为重要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有国际航空站。城市风光绮丽,多文化古迹,为游览胜地。
    3. 3、耐普尔[ nài pǔ ěr  ]
      (johnnapier,1550-1617)一译“纳皮尔”。英国数学家。圣安德鲁斯大学肄业。1614年著《奇妙的对数规律的描述》,叙述了对数的性质,后又详细说明了对数计算和制造对数表的方法,对简化数字计算起了重要作用。还创造了球面三角中的“耐普尔圆部法则”和用于乘除运算的“耐普尔筹算法”。
    4. 4、波普艺术[ bō pǔ yì shù  ]
      又称“新写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艺术流派。多以社会上流行的形象(如各种商业广告、电视、连环漫画中的人和物)或戏剧性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使用材料包括各种塑料、霓虹灯和发光颜料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劳申伯格、英国的汉密尔顿等。
    5. 5、吉普女郎[ jí pǔ nǚ lánɡ  ]
      1.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用吉普车上以陪伴官兵﹑出卖色相为生的女人。
    6. 6、南普陀寺[ nán pǔ tuó sì  ]
      1.在福建厦门市五老山下。始建于唐代,初名普照寺,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改名南普陀,自是成为闽南佛教胜地。
  • 带有普[ pǔ ]字的成语
    1. 1、普度群生[ pǔ dù qún shēnɡ  ]
      佛教语。指广济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
    2. 2、普度众生[ pǔ dù zhònɡ shēnɡ  ]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
    3. 3、普渡众生[ pǔ dù zhònɡ shēnɡ  ]
      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4. 4、普济群生[ pǔ jì qún shēnɡ  ]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5. 5、普济众生[ pǔ jì zhònɡ shēnɡ  ]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也泛指救济帮助群众。
    6. 6、普天率土[ pǔ tiān lǜ tǔ  ]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