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八科[ bā kē ]
1.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唐代取士科目甚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等科。《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八科﹐即指诸科中的八种。宋初以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为讲武殿复试八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 2、本科[ běn kē ]
大学或学院的基本组成部分(区别于‘预科、函授部’等)。
- 3、丙科[ bǐnɡ kē ]
1.汉时考试的第三等科目。
2.泛指考试的第三等。
- 4、疮科[ chuānɡ kē ]
1.犹皮肤科。
- 5、差科[ chà kē ]
1.指差役和赋税。
- 6、成科[ chénɡ kē ]
1.既定的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