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ú” 徐组词

  • 徐[ xú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徐回[ xú huí  ]
      1.缓慢地回旋运转。
    2. 2、徐疾[ xú jí  ]
      1.或慢或快。
    3. 3、徐甲[ xú jiǎ  ]
      1.传说有徐甲者,自幼为老子佣工,至老子出关时,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甲乃诉之关令尹喜,喜大惊,以告老子。老子谓甲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安息国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甲亦死。喜知老子神人,乃为甲叩头请命,并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晋葛洪《神仙传.老子》。后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2.借指雇工。
    4. 4、徐来[ xú lái  ]
      1. [风] 轻缓吹来。如:清风徐来。
    5. 5、徐陵[ xú línɡ  ]
      南朝陈文学家。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梁时,官东宫学士。入陈,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监。为宫体诗代表作家之一,编有《玉台新咏》传世。明人辑有《徐仆射集》。
    6. 6、徐刘[ xú liú  ]
      1."建安七子"中徐干和刘桢的并称。
  • 徐[ xú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安徐[ ān xú  ]
      1.安详从容。
    2. 2、迟徐[ chí xú  ]
      1.亦作"遟徐"。 2.犹缓慢。
    3. 3、低徐[ dī xú  ]
      1.低而缓慢。
    4. 4、大徐[ dà xú  ]
      1.指北宋文字学家徐铉。铉与弟锴初仕南唐﹐并有文名﹐皆精通文字学﹐人称"大小二徐"。铉入宋后﹐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5. 5、二徐[ èr xú  ]
      1.指以治《说文》闻名的南唐徐铉﹑徐锴兄弟。又以辈行称大徐﹑小徐。 2.指宋徐中行及其子庭筠。
    6. 6、韩徐[ hán xú  ]
      1.南唐韩熙载和徐铉的并称。 2.明韩雍和徐阶的并称。
  • 徐[ xú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留徐剑[ liú xú jiàn  ]
      1.《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以"留徐剑"为悼友之典故。
    2. 2、迎徐榻[ yínɡ xú tà  ]
      1.东汉豫章人徐稺安贫乐道,恭俭义让,屡辟不就,世称高士。太守陈蕃敬之爱之,为稺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以"迎徐榻"表示敬贤礼士或称颂来客德高望重。
    3. 3、钟徐丘[ zhōnɡ xú qiū  ]
      1.歇后语。谓暗中侵吞经手财物。
    4. 4、王徐应刘[ wánɡ xú yīnɡ liú  ]
      1.汉建安七子中之王粲﹑徐干﹑应玚﹑刘桢的并称。
    5. 5、疾如风,徐如林[ jí rú fēng,xú rú lín ]
      疾:迅速;徐:舒缓,缓慢。行动迅速时像风一样快,行动减慢时像树林一样齐整。多用以形容军队步调一致,行动统一。
  • 带有徐[ xú ]字的成语
    1. 1、徐娘半老[ xú niánɡ bàn lǎo  ]
      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2. 2、不疾不徐[ bù jí bù xú  ]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3. 3、轻重疾徐[ qīnɡ zhònɡ jí xú  ]
      疾徐:快慢。指弹奏器乐的方法。
    4. 4、把臂徐去[ bǎ bì xú qù  ]
      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5. 5、按辔徐行[ àn pèi xú xínɡ  ]
      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6. 6、半老徐娘[ bàn lǎo xú niánɡ  ]
      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