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āng” 邦组词

  • 邦[ bāng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邦邑[ bānɡ yì  ]
      1.指封地。 2.指政区;地区。
    2. 2、邦埸[ bānɡ yì  ]
      1.邦国疆界。
    3. 3、邦硬[ bānɡ yìnɡ  ]
      1.方言。很硬。
    4. 4、邦域[ bānɡ yù  ]
      1.疆土;国境;区域。
    5. 5、邦汋[ bānɡ zhuó  ]
      1.指盗取国家机密者。
    6. 6、邦宰[ bānɡ zǎi  ]
      1.州郡的地方长官。
  • 邦[ bāng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安邦[ ān bānɡ  ]
      1.使国家平安稳定。
    2. 2、边邦[ biān bānɡ  ]
      1.邻邦。
    3. 3、本邦[ běn bānɡ  ]
      1.故乡;故国。
    4. 4、城邦[ chénɡ bānɡ  ]
      古代的城市国家。通常是以一个城市或城堡为中心,包括附近一些村落形成的小国。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希腊曾产生过大批城邦。
    5. 5、楚邦[ chǔ bānɡ  ]
      1.指楚境。
    6. 6、殿邦[ diàn bānɡ  ]
      1.安邦定国。
  • 邦[ bāng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硬邦邦[ yìnɡ bānɡ bānɡ  ]
      1.亦作"硬梆梆"。亦作"硬帮帮"。 2.坚硬。 3.强硬;生硬。 4.实实在在的;棘手的。
    2. 2、秦邦宪[ qín bānɡ xiàn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博古,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1931年9月起任中共临时中央主要负责人,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其担任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期间,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失利。1935年遵义会议后被取消中央总负责人职务。1936年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社长。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遇难。
    3. 3、周邦彦[ zhōu bānɡ yàn  ]
      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管理音乐的机关),官至知处州。精通音律,词作格律谨严,为后世格律派词人所推重。有《片玉集》、《清真集》。
  • 带有邦[ bāng ]字的成语
    1. 1、邦国殄瘁[ bānɡ ɡuó tiǎn cuì  ]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2. 2、邦家之光[ bānɡ jiā zhī ɡuānɡ  ]
      邦:诸侯国;家:大夫的封地。指国家的光荣。
    3. 3、唇齿之邦[ chún chǐ zhī bānɡ  ]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4. 4、定国安邦[ dìnɡ ɡuó ān bānɡ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5. 5、多难兴邦[ duō nàn xìnɡ bānɡ  ]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6. 6、父母之邦[ fù mǔ zhī bānɡ  ]
      邦:国家。指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