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
(yīn)

愔愔

  • [  yīn yīn  ] 
  • 一ㄣ 一ㄣ
  • NUJG NUJG
  • AA式

愔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和悦安舒貌。

⒉  幽深貌;悄寂貌。

⒊  柔弱貌。

⒋  以指柔靡之音。

引证解释

⒈  和悦安舒貌。

《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
杜预 注:“愔愔,安和貌。”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邦畿济济,还见隆平。宗祀愔愔,方承多福。”
宋 王禹偁 《唱山歌》诗:“夜阑尚未闋,其乐何愔愔。”
康有为 《诗集·自序》:“玉磬鏗鏗,和管鏘鏘,铁笛裂裂,琴丝愔愔,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

⒉  幽深貌;悄寂貌。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雁飞高兮邈难寻,空肠断兮思愔愔。”
唐 韩愈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乘间致密,促席接膝,讥评文章,商较人士,浩浩乎不穷,愔愔乎深而有归。”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谒鲍述娇》:“客思绕无涯,青门近狭斜,愔愔陌巷是谁家?”
鲁迅 《无题》诗:“几家春裊裊,万籟静愔愔。”

⒊  柔弱貌。

《晋书·石弘载记》:“大雅 愔愔,殊不似将家子。”
《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上曰:‘朕不能甘心为孱弱之主,愔愔度日,坐视陵夷。’”
宋 沉辽 《读书》诗:“病骨愔愔百不如,不应投老更看书。”

⒋  以指柔靡之音。

唐 牛僧孺 《守在四夷论》:“夏 捨淑德而嬖 妹喜,是色攻而亡也; 商 捨德音而耽愔愔,是声攻而亡也。”

国语辞典

⒈  安和的样子。

《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

⒉  深静的样子。

南朝梁·柳恽〈长门怨〉:「玉壸夜愔愔,应门重且深。」
清·朱孝臧〈鹧鸪天·野水斜桥又一时〉词:「新雪涕,旧弦诗,愔愔门馆蝶来稀。」

⒊  忧愁、沉默的样子。

汉·蔡琰〈胡家十八拍〉诗:「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愔愔(yin yin)同音词

  • 1、殷殷[yǐn yǐn ]

    1.忧伤貌。 2.炽盛貌。 3.众多貌。 4.情意深厚貌。 5.殷切急迫貌。

  • 2、殷殷[yǐn yǐn ]

    深切的样子:忧心殷殷。

  • 3、隐隐[yǐn yǐn ]

    ①不明显;不清楚:青山隐隐水迢迢。 ②拟声词: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③茂盛的样子:沈沈隐隐|粲乎隐隐,各得其所。

  • 4、淫音[yín yīn ]

    1.淫邪的乐声。

  • 5、淫淫[yín yín ]

    1.流落不止貌。 2.增进貌。 3.远去貌。 4.用以形容声音悠扬。 5.行进貌。

  • 6、喑喑[yīn yīn ]

    1.不成语言的发声。 2.犹默默。

  • 7、磤磤[yǐn yǐn ]

    1.雷声。

  • 8、阴阴[yīn yīn ]

    1.幽暗貌。 2.深邃貌。 3.犹隐隐。微痛貌。

  • 9、阴荫[yīn yīn ]

    1.浓密的树荫。亦借指浓密树荫下的凉气。

  • 10、阴淫[yīn yín ]

    1.阴气过分。 2.淫靡。

愔愔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