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形于色的近义词是什么?
阅读 0
义形于色的近义词:义无反顾、义愤填膺、喜形于色、勃然变色、义正词严
义形于色的近义词意思解释
- (1)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释: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例句: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义无反顾。(华而实《汉衣冠》二) - (2)义愤填膺
[ yì fèn tián yīng ]
解释: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也作“义愤填胸”
例句: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 (3)喜形于色
[ xǐ xíng yú sè ]
解释: 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的高兴或得意于通衢遇友人郑賨,见其喜形于色。——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
例句:章奇先生喜形于色了。(蒋光慈《短裤党》二) - (4)勃然变色
[ bó rán biàn sè ]
解释: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例句:重耳勃然变色,搁杯不饮。(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 (5)义正词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释: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例句:本大臣、本部堂声罪致讨,义正词严,断断不能再缓矣。★清·林则徐《会谕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
义形于色的意思
义形于色 [ yì xíng yú sè ]
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正义之气显现于神色。也指义愤的心情显露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