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的反义词是什么?
和衷共济的反义词意思解释
- (1)自甘雌伏
[ zì gān cí fú ]
解释: 无
- (2)离群索居
[ lí qún suǒ jū ]
解释: 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例句:虽慈颜未复,温清久违,离群索居,甚为得志。(唐·无名氏《灵应传》) - (3)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解释: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抗:对等相当,也作“伉”。原意为宾主分处庭院两边,相对设礼,以平等之礼相待。后喻指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偏据一偶,分庭抗礼
例句: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 (4)落落寡合
[ luò luò guǎ hé ]
解释: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 不合群,和众人合不来因铁公子因人落落寡合,见事又敢作敢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
例句:他的文章观点深奥,一定落落寡合。 - (5)鹿死谁手
[ lù sǐ shuí shǒu ]
解释: 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鹿:谓猎取的对象。喻指政权。比喻最后胜利属于谁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晋书.石勒载记下》
例句: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 (6)同床异梦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解释: 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二人同眠一床,所梦之事各异。比喻相处共事中貌合而神离
例句:但彼等乌合之众,同床异梦,一战即溃。(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 (7)尔虞我诈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释: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互相诈骗
例句: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相互倾轧。 - (8)分崩离析
[ fēn bēng lí xī ]
解释: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四分五裂,形容国家、集团等分裂瓦解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
例句:战争使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 (9)离心离德
[ lí xīn lí dé ]
解释: 心、德:心意。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例句:黎民离心离德,祸生不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 (10)同室操戈
[ tóng shì cāo gē ]
解释: 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一家人操起刀枪自相残杀。比喻内讧;内部的争斗
例句: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仰且同室操戈矣。(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序》卷上) - (11)鱼死网破
[ yú sǐ wǎng pò ]
解释: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12)鹬蚌相争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
解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例句: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 - (13)众叛亲离
[ zhòng pàn qīn lí ]
解释: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大家都反对,连亲人也背离了。形容处境非常孤立
例句:他坚持与人民为敌,以至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 - (14)貌合神离
[ mào hé shén lí ]
解释: 貌:外表;神:内心。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表面上很亲密而实际上怀有二心
例句:但一从我做了他的党代表之后,便由“志同道合”一变而为“貌合神离”。(郭沫若《涂家埠》)
和衷共济的意思
和衷共济 [ hé zhōng gòng jì ]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指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济的讨论救济的方法。——《老舍文集.赵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