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nɡ)
(ɡǔ)

楹鼓

  • [  yínɡ ɡǔ  ] 
  • 一ㄥˊ ㄍㄨˇ
  • SBC FKUC

楹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

引证解释

⒈  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

《礼记·明堂位》:“夏后氏 之鼓足, 殷 楹鼓, 周 县鼓。”
郑玄 注:“楹谓之柱,贯中上出也。”
《隋书·音乐志》:“建鼓, 夏后氏 加四足,谓之足鼓。 殷 人柱贯之,谓之楹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杏坛前。”

楹鼓(ying gu)同音词

  • 1、英骨[yīnɡ ɡǔ ]

    1.出众的品质与气概。 2.英烈的遗骨。

  • 2、鹰鹘[yīnɡ ɡǔ ]

    1.鹰与鹘。驯养后可助田猎。 2.比喻目光锐利的人。

  • 3、莹骨[yínɡ ɡǔ ]

    1.彻骨。形容寒气侵人。 2.犹玉骨。

  • 4、膺骨[yīnɡ ɡǔ ]

    1.胸骨。

  • 5、应鼔[yīnɡ ɡǔ ]

    1.古代乐器名。小鼓。

  • 6、莺谷[yīnɡ ɡǔ ]

    1.亦作"莺谷"。 2.莺处幽谷。比喻人未显达时的处境。

  • 7、颍谷[yǐnɡ ɡǔ ]

    1.地名。本为春秋郑边邑。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 2.借指春秋郑颍考叔。颍考叔曾为颍谷封人。《左传.隐公元》载﹕"﹝颍考叔﹞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后因以为典。

楹鼓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