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ɡ)
(shī)

笙诗

  • [  shēnɡ shī  ] 
  • ㄕㄥ ㄕ
  • TTGF YFF

笙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诗·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此六诗为“笙诗”。《诗·小雅·鱼丽》宋朱熹集传:“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前乐既毕,皆闲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上有台》,笙《由仪》。闲,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

引证解释

⒈  《诗·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仅有篇名,而无文辞。 宋 朱熹 于集传中称此六诗为“笙诗”。

《诗·小雅·鱼丽》 宋 朱熹 集传:“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前乐既毕,皆閒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上有臺》,笙《由仪》。閒,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饗宾客上下通用之乐。”
清 凤韶 《凤氏经说·下管金奏笙奏声诗》:“《小雅》笙诗六篇, 朱子 主有声无辞,谓古经篇题下必有谱,如《投壶鲁鼓》、《薛鼓之节》而亡之。诸儒据《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谓声生于辞,辞调为谱,説亦有理。及读《周官》金奏九夏,《仪礼》管新宫,《礼记》管象,覆之经文及诸家説,乃知笙奏、金奏及管,其为堂下之乐同,而存声无辞亦同者也。”

国语辞典

⒈  《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等六篇,俱有义无辞,后人以为古者乡饮酒燕礼皆用以配他诗,以笙奏之,一歌一吹,故称为「笙诗」。

笙诗(sheng shi)同音词

  • 1、声诗[shēnɡ shī ]

    1.乐歌。

  • 2、盛时[shènɡ shí ]

    1.犹盛世。 2.犹盛年。

  • 3、盛使[shènɡ shǐ ]

    1.盛价。

  • 4、盛世[shènɡ shì ]

    兴旺繁盛的时代:太平盛世|盛世修典。

  • 5、盛事[shènɡ shì ]

    1.大事;美事。

  • 6、盛饰[shènɡ shì ]

    1.装扮华丽。 2.服饰端庄。

  • 7、胜士[shènɡ shì ]

    1.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 2.佛教语。对持戒者的尊称。见《释氏要览》卷上引《月灯三昧经》。

  • 8、胜事[shènɡ shì ]

    1.美好的事情。 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 9、声施[shēnɡ shī ]

    1.名声流传。 2.为世人所传扬的名声。

  • 10、声势[shēnɡ shì ]

    1.亦作"声埶"。 2.声威气势。 3.指军队间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4.犹权势。声望与势力。 5.特指文章的声韵气势。 6.古代对音译的十二个梵语元音的一种称呼。

笙诗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