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hài)

三害

  • [  sān hài  ] 
  • ㄙㄢ ㄏㄞˋ
  • DG PD

三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晋周处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

引证解释

⒈  晋 周处 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

《晋书·周处传》:“处 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邪?’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处 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国语辞典

⒈  晋代周处臂力过人,不修细行,纵情恣欲,众人以他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

《晋书·卷五八·周处传》:「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⒉  泛称三种祸害。

三害(san hai)同音词

  • 1、三海[sān hǎi ]

    1.在北京城内西北。辽始引玉泉山水,汇为池沼;金称西华潭,元称太液池。池上跨长桥,桥北为北海,桥南为中海和南海,合称"三海"。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万岁山》﹑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三害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