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ɡ)
(zhānɡ)

评章

  • [  pínɡ zhānɡ  ] 
  • ㄆ一ㄥˊ ㄓㄤ
  • YGU UJJ

评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评论与分辨。

小事则世子及二公随状断决,评章录记,事迄即除。——《北史·西域传》

appraise and distinguish;

引证解释

⒈  评论;品评。

《魏书·李彪传》:“闻 彪 评章古今,商略人物,兴言於侍筵之次,启论於众英之中。”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更评章,歪扭揑,徒然玷辱词场。”
《红楼梦》第三八回:“一从 陶令 评章后,千古高风説到今。”
郁达夫 《赠郑奕奏》诗:“不待题诗费评章,艺人才学自芬芳。”

评章(ping zhang)同音词

  • 1、凭仗[pínɡ zhànɡ ]

    1.依赖,依靠。

  • 2、屏鄣[pínɡ zhānɡ ]

    1.见"屏障"。

  • 3、屏帐[pínɡ zhànɡ ]

    1.室中张设的帷帐。

  • 4、屏障[pínɡ zhànɡ ]

    ①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部队利用这一片天然屏障休整一周。 ②遮挡:燕山、西山屏障北京。

  • 5、屏幛[pínɡ zhànɡ ]

    1.屏风。亦指屏风上的题词。

  • 6、平章[pínɡ zhānɡ ]

    1.评处;商酌。 2.品评。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

评章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