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趂手”。
⒉ 随手;顺手。
⒊ 谓使用起来顺当、方便。
引唐 李商隐 《杂纂·少思算》:“低棊趂手下。”《歧路灯》第九七回:“用园中锄锹趁手一挖,挖出一个大银錁子。”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五七回:“展 穷蹙至 金山,为神功部将 贾隐林 追及,一箭中目,趁手杀死。”
引《西游记》第三回:“悟空 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何典》第十回:“千中拣一,只有一枝戳空枪趁手好使。”冰心 《我的学生》:“这些太太们不住的向我道歉,说是房间又小,用人又笨,什么都不趁手。”
⒈ 顺手、随手。
例如:「趁手把灯熄了。」
⒉ 趁便、顺便。
引宋·韦骧〈减字木兰花·金貂贳酒〉词:「乐事可为须趁手,且醉青春。」
1.自己供认所犯罪行。
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晋时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搜集魏、蜀、吴三国的各种史料,著成《三国志》,对史料取舍审慎谨严,文字简洁。
1.顺手;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