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jìnɡ)

主静

  • [  zhǔ jìnɡ  ] 
  • ㄓㄨˇ ㄐ一ㄥˋ
  • Y GEQ

主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宋明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引证解释

⒈  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国语辞典

⒈  宋明理学家的一种除去妄念,而使心思纯静的修养方法。为周敦颐首倡,主张未有天地之前的太极与人的本性均为静,后因人心染上杂念、欲望而不静,故必须透过无欲无为的工夫才能诚,即达到纯粹至善的道德境界。见宋·周敦颐《太极图说》。

主静(zhu jing)同音词

  • 1、诛鲸[zhū jīnɡ ]

    1.《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后遂以"诛鲸"指诛杀大奸首恶。

  • 2、煮井[zhǔ jǐnɡ ]

    1.煮盐井之水(以为盐)。

  • 3、逐景[zhú jǐnɡ ]

    1.谓追寻胜景。

  • 4、逐静[zhú jìnɡ ]

    1.求取安静。

  • 5、竹径[zhú jìnɡ ]

    1.见"竹径"。

  • 6、竺经[zhú jīnɡ ]

    1.见"竺国经"。

  • 7、驻旌[zhù jīnɡ ]

    1.犹驻扎。

  • 8、驻景[zhù jǐnɡ ]

    1.犹驻颜。

主静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