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斥绌”。
⒉ 弃逐;黜免。
⒈ 亦作“斥絀”。弃逐;黜免。
引汉 刘向 《列女传·卫宗二顺》:“今我无子,于礼,斥絀之人也,而得留以尽其节,是我幸也。”《后汉书·郎顗传》:“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后汉书·黄琼传》:“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
1.嗤笑贬斥。
1.赤墀。
1.小步走,走走停停貌。 2.比喻犹疑不定。
1.犹驱使。
1.见"踟蹰"。
1.亦作"踟跦"。亦作"踟蹰"。亦作"踟躇"。 2.徘徊不前貌;缓行貌。 3.犹豫;迟疑。 4.逗留;歇息。 5.须臾;瞬间。 6.相连貌。 7.古代刻漏器,用以承水。 8.梭的别称。
1.信函。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1.开除;驱除。
1.见"斥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