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背负芒刺。语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以“负芒”喻局促不安。多指大臣权重,皇帝惮惧之甚。
⒈ 后以“负芒”喻局促不安。多指大臣权重,皇帝惮惧之甚。
引语出《汉书·霍光传》:“宣帝 始立,謁见 高庙,大将军 光 从驂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霍侯 驂乘,祸起於负芒。”《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嗣君听於巨猾,每凛然而负芒。”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羡 亮 威权震主,负芒猜忌,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1.《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