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合食

  • [  hé shí  ] 
  • ㄏㄜˊ ㄕˊ
  • WGKF WYV

合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合祭。

⒉  同炊。谓不分家。

⒊  同时受享几处食邑。

引证解释

⒈  犹合祭。参见“合祭”。

《公羊传·文公二年》:“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於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大祖。”
《新唐书·礼乐志三》:“禘、祫,大祭也。祫以昭穆合食於太祖。”
宋 曾巩 《为人后议》:“夫所谓收族者,记称与族人合食,序以昭穆,别以礼义之类。”

⒉  同炊。谓不分家。

汉 焦赣 《易林·睽之姤》:“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乐相好,各得所欲。”
明 宋濂 《郑都事墓志铭》:“其家自 宋 南渡初即合食为义门,迄今已歷十世。”

⒊  同时受享几处食邑。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冀 合食四县,赏赐皆如 霍光。”

合食(he shi)同音词

  • 1、龁噬[hé shì ]

    1.啮食。比喻拼搏歼敌。

  • 2、阖室[hé shì ]

    1.全家。

  • 3、合市[hé shì ]

    1.犹互市。聚集贸易。

  • 4、合式[hé shì ]

    ①合乎一定的规格、程式。 ②同‘合适’。

  • 5、合事[hé shì ]

    1.符合事理。

  • 6、合势[hé shì ]

    1.亦作"合埶"。 2.犹合力;协力。

  • 7、合室[hé shì ]

    1.犹成婚。

  • 8、合适[hé shì ]

    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这双鞋你穿着正~丨这个字用在这里不~。

  • 9、禾石[hé shí ]

    1.秦代权衡谷物重量的标准器之一。"石"是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参阅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秦始皇帝统一文字》。

  • 10、和诗[hè shī ]

    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

合食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