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不受拘束地、尽情地用文辞来表述某种观点或表达某种感情。
引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州家举进士,选试繆所堂;驰辞对我策,章句何煒煌。”宋 曾巩 《祭张唐公文》:“实肴於豆,实酒於觴。驰辞告诚,维以永伤。”宋 王安石 《祭范颍州仲淹文》:“涕哭驰辞,以赞醪羞。”
1.手持兵刃刺杀。 2.执持名帖。
1.见"摛辞"。
1.亦作"摛词"。 2.铺陈文辞。
1.指孔子学生公西赤(子华)和端木赐(子贡)。两人均善于辞令,故并称。
1.皇帝的赏赐。
1.迟留;停留。
1.见"侈辞"。
1.亦作"侈词"。 2.浮夸的言词。
1.叙长幼次序。
1.驱逐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