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违背尊长的心意。
⒉ 指违背自己的心意。
⒊ 叛逆的心志。
⒋ 预料。
引汉 贾谊 《新书·数宁》:“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独曰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臣独曰未治。恐逆意触死罪。”
引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僕虽有志事学,亦不可遂……虽常以古书自磨濯,遇有逆意处,思有亲友讲説而不可见。”
引《魏书·陆俟传》:“反心逆意,既异餘犯,虽欲矜恕,未如之何。”
引清 唐甄 《潜书·贞隐》:“昔者 吕望 之未遇也,不逆意其得志于八十之年也。”
1.平坦绵延貌。
1.即霓裳。
1.即麑裘。
1.隐瞒欺诈。
1.隐藏真情。
1.谓心志沉湎于某个方面。
1.模仿其法度;仿效。
①事先的谋划和议论:事实证明了拟议的正确。 ②草拟:拟议章程。
1. 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
1.谓事先疑忌别人欺诈不正。语本《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邢昺疏:"此章戒人不可逆料人之诈,不可亿度人之不信也。" 2.猜想;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