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礼
拜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行拜谢或致敬之礼。
⒉ 受人礼拜而给的礼物。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
⒈ 接受人家的礼拜后所相赠的礼物。
引《红楼梦·第六八回》:「命周家的从包袱里取出四疋上色尺头、四对金珠簪环为拜礼。」
⒉ 拜谢。
引《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拜礼(bai li)同音词
- 1、百离[bǎi lí ]
1.犹言久别。 2.种种不幸的遭遇。离﹐通"罹"。
- 2、百罹[bǎi lí ]
1.种种不幸的遭遇。
- 3、百礼[bǎi lǐ ]
1.各种礼仪。
- 4、百里[bǎi lǐ ]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百里之命"。 3.亦谓地小。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 5.借指县令。 6.宝剑名。 7.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 5、百吏[bǎi lì ]
1.指公卿以下众官。
- 6、百利[bǎi lì ]
1.各种利益。
- 7、百隶[bǎi lì ]
1.众官吏。
- 8、白醴[bái lǐ ]
1.酒的一种。
- 9、稗粝[bài lì ]
1.犹粗粮。
- 10、柏历[bǎi lì ]
1.亦作"柏历"。 2.古时人始死,立木于庭中,上横一木如门,叫重。横木下悬鬲,即"历",中盛谓为死者神所凭依,葬后始改用木主。魏晋以来又有凶门柏历置于门外以表丧,略似后世的丧事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