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桴

  • [  fú fú  ] 
  • ㄈㄨˊ ㄈㄨˊ
  • IEB SEB

浮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后以“浮桴”谓乘舟航行。

⒉  指小筏子。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浮桴”谓乘舟航行。

《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宋 叶适 《高永州墓志铭》:“浮桴百艰,终也望洋。”
郭沫若 《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昔 鉴真 盲目,浮桴 东海。”

⒉  指小筏子。

郭沫若 《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船上的人有的把纸带集成一团,投上岸去,岸上的又想把它投上船来,然而在中途坠落了--落在了下面的浮桴上。”

浮桴(fu fu)同音词

  • 1、扶服[fú fú ]

    1.亦作"扶伏"。亦作"扶匐"。同"匍匐"。 2.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 3.趴伏于地。

  • 2、扶匐[fú fú ]

    1.见"扶服"。

  • 3、扶辅[fú fǔ ]

    1.扶助。

  • 4、敷敷[fū fū ]

    1.花开貌。

  • 5、茀茀[fú fú ]

    1.强盛貌。

  • 6、匐伏[fú fú ]

    1.伏地;趴伏。

  • 7、扶伏[fú fú ]

    1.见"扶服"。

  • 8、扶扶[fú fú ]

    1.幼小貌。汉扬雄《太玄.礥》:"赤子扶扶,元贞有终。测曰:赤子扶扶,父母詹也。"范望注:"扶扶幼小之貌也。"一说,依慕之意。司马光集注:"扶扶,扳援依慕之意。"

  • 9、俯伏[fǔ fú ]

    趴在地上(多表示屈服或崇敬):~听命。

  • 10、俯服[fǔ fú ]

    1.俯首帖服。

浮桴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