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司历

  • [  sī lì  ] 
  • ㄙ ㄌ一ˋ
  • NGK DE

司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司历”。

⒉  掌管历法之官。

⒊  掌管时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司历”。

⒉  掌管历法之官。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歷过也,再失闰矣。”
《文选·陆倕<新漏刻铭>》:“而司歷亡官,畴人废业。”
吕延济 注:“司歷,主歷之官。”
唐 张说 《<大衍历>序》:“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纪之辰,当一元之出符,献万寿之新歷。伏望藏之书殿,録於记言,掌之太史,颁於司歷。”

⒊  掌管时历。见“司歷”。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於时玄鸟司历,苍龙御行。”
倪璠 注引 孔颖达 曰:“玄鸟,或单呼燕,或重名燕燕,异方语也。此鸟以春分来,秋分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分。”
唐 周钤 《南郊享寿星赋》:“是宜执牺象,展鷄彝,召冯相而司歷,命祝史以陈辞。”

司历(si li)同音词

  • 1、思理[sī lǐ ]

    1.思辨能力。 2.犹思致。才思情致。 3.犹构思。 4.指构思设计的才智。

  • 2、思力[sī lì ]

    1.思维能力。

  • 3、肆力[sì lì ]

    1.尽力。

  • 4、肆戾[sì lì ]

    1.谓放诞乖戾。

  • 5、肆詈[sì lì ]

    1.恣意谩骂。

  • 6、飔厉[sī lì ]

    1.迅疾猛烈之风。

  • 7、司李[sī lǐ ]

    1.官名。即司理。 2.执法,断案。

  • 8、司里[sī lǐ ]

    1.管理城内街巷。 2.春秋官名。掌授宾馆与民居。

  • 9、司理[sī lǐ ]

    1.执法;主管狱讼刑罚。 2.官名。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废。明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 3.主持;掌管。 4.管事;董事。

  • 10、司吏[sī lì ]

    1.负责办理文书的小吏。

司历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