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ɡōnɡ)

志公

  • [  zhì ɡōnɡ  ] 
  • ㄓˋ ㄍㄨㄥ
  • FN WC

志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

引证解释

⒈  尊称 南朝 梁 高僧 宝誌 (一作“保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保誌》:“今上即位,下詔曰:‘ 誌公 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
《南史·隐逸传·释宝誌》:“虽剃鬚髮而常冠帽,下裙纳袍,故俗呼为 誌公。”
清 查慎行 《人海记》卷十九:“明 孝陵 即 梁 名僧 宝誌 瘞所,傍有八功德水。 诚意伯 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啟之, 誌公 端坐于内,髮被体,指爪绕腰矣。”

志公(zhi gong)同音词

  • 1、志功[zhì ɡōnɡ ]

    1.指动机与效果。

  • 2、职工[zhí ɡōnɡ ]

    1.职员和工人。亦单指工人。

  • 3、职贡[zhí ɡònɡ ]

    1.古代称藩属或外国对于朝廷按时的贡纳。

  • 4、直躬[zhí ɡōnɡ ]

    1.以直道立身。 2.指《论语》中提到的证其父攘羊的人。

  • 5、执共[zhí ɡònɡ ]

    1.保持恭敬。共,通"恭"。

  • 6、植躬[zhí ɡōnɡ ]

    1.犹立身。

  • 7、至公[zhì ɡōnɡ ]

    1.最公正;极公正。 2.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

  • 8、指供[zhǐ ɡònɡ ]

    1.审讯人员指定被告按主观性审判意图招供。2.证人指出案犯特征,提供有关证据。如:指供是审判的一个重要环节。

  • 9、治公[zhì ɡōnɡ ]

    1.处理公事。

  • 10、治功[zhì ɡōnɡ ]

    1.谓制订法则并有效实施之政绩。 2.泛指治理国家的政绩。

志公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