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ā)

丫叉

  • [  yā chā  ] 
  • 一ㄚ ㄔㄚ
  • UHK CY

丫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交叉。

引证解释

⒈  交叉。

宋 陆游 《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诗之五:“双手丫叉出迎客,自称六十六年僧。”
《秦并六国平话》卷中:“杀得宫娥如算子,丫叉尸首不堪闻。”
鲁迅 《野草·风筝》:“北京 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⒉  状如丫形。

《西游记》第八回:“﹝妖魔﹞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鉢。”

⒊  树椏,枝丫。

《东周列国志》第六四回:“俗语云:怪树怪丫叉。”

⒋  特指树枝分叉的地方。

《何典》第八回:“忽抬头见大树大丫叉里,一隻老乌在上面褪毛。”

⒌  指丫杖。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丫叉扶上碧楼阑,押住炉烟玳瑁班。”

国语辞典

⒈  树木两枝分歧的地方。也作「桠杈」。

《东周列国志·第六四回》:「俗语云『怪树怪丫叉』,绰最与州邢二将有些心病,原原本本,未免迁怒到栾盈身上。」

⒉  两手交叉。

宋·陆游〈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诗六首之五:「双手丫叉出迎客,自称六十六年僧。」

丫叉(ya cha)同音词

  • 1、鸦叉[yā chā ]

    1.即丫叉。叉物用的叉子。

  • 2、丫杈[yā chā ]

    1. 用叉状的树枝做成的工具,常用来叉衣服至高处或摞草堆。2. 树桠,枝丫。如:丫杈树上,挂的是青红黄紫色丝衣。——《西游记》。

  • 3、丫槎[yā chá ]

    1.丫杈,植物的枝丫。

  • 4、压差[yā chà ]

    1. 体系内两点间的压力差,例如井底和井口的压力差、孔口两边的压力差等。

  • 5、押差[yā chà ]

    1.旧时押解犯人或押送赋税的差役。

  • 6、桠杈[yā chā ]

    1.树木分枝处。 2.象声词。

  • 7、芽茶[yá chá ]

    1.最嫩的茶叶。

  • 8、牙槎[yá chá ]

    1.亦作"牙楂"。 2.丫叉。树木分枝处。 3.瘦削貌。

  • 9、娅姹[yà chà ]

    1.形容娇娆多姿。 2.借指美女。 3.象声词。

丫叉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