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陛辞

  • [  bì cí  ] 
  • ㄅ一ˋ ㄘˊ
  • BX TDUH

陛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⒉  面见皇帝辞官。

引证解释

⒈  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过都,留判尚书都省,请知 鄆州。陛辞论天下事。”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六:“翰林院侍读学士 武周文 致仕陛辞。 成祖 赐坐与语。”

⒉  面见皇帝辞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司马》:“后司马乞骸归,塞上復警,召復起;司马时年八十有二,力疾陛辞。”

国语辞典

⒈  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称为「陛辞」。

《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
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

陛辞(bi ci)同音词

  • 1、诐辞[bì cí ]

    1.偏邪不正的言论。

  • 2、毕辞[bì cí ]

    1.尽所欲言。

  • 3、比次[bǐ cì ]

    1.排比。 2.次第。

  • 4、比佽[bǐ cì ]

    1.辅助。语出《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朱熹集传:"比,辅;佽,助也。"

  • 5、鄙词[bǐ cí ]

    1.鄙俚之词。

  • 6、笔词[bǐ cí ]

    1.犹文辞。

  • 7、笔次[bǐ cì ]

    1.谓用笔写作之际。

  • 8、彼此[bí cǐ ]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ㄧ~互助。 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

  • 9、閟祠[bì cí ]

    1.神祠。

  • 10、避辞[bì cí ]

    1.避退辞让。

陛辞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