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和状元;明代又指殿试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英the first place at examinations;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
⒈ 天、地、人。
引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⒉ 农历正月初一。
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⒊ 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引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⒋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
例如:「连中三元」。
⒌ 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
引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
⒍ 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三元(san yuan)同音词
- 1、散员[sàn yuán ]
1.无固定职事的官员。
- 2、三垣[sān yuán ]
中国古代所分的三个恒星组合区域的总称。即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的总称。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天市垣包括武仙、巨蛇、蛇夫、天鹅等星座的一部分。
- 3、三原[sān yuán ]
1.三次原宥。
- 4、三袁[sān yuán ]
指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他们都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有才名,当时并称为“三袁”。
- 5、三远[sān yuǎn ]
1.中国画表现远山的三种技法。
- 6、三怨[sān yuàn ]
1.三种招人怨恨的事。指爵高﹑官大﹑禄厚。 2.三种招人怨恨的行为。指凌人﹑诬人﹑掩人之善。
- 7、三院[sān yuàn ]
1.唐制,御史台设三院:台院,置侍御史;殿院,置殿中侍御史;察院,置监察御史。宋仍唐制,有三院大夫。《新唐书.百官志三》:"御史台,大夫一人……中丞为之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历御史,属三院,止尚书郎。"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御史台故事:三院御史言事,必先白中丞。"又清初改内阁为三院﹐即弘文院﹑秘书院和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