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销假。
引宋 司马光 《乞进呈文学第二札子》:“然臣既参假治事,若不以时入对,面尽愚忠,少裨万一,则与未参假时无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不止一日,到了学中,参了假,仍旧归斋,读书。”
⒈ 旧时休假归来,参拜师长、上司,以示销假,称为「参假」。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不止一日,到了学中,参了假,仍旧归斋读书。」
1.养蚕的农家。
1.交加。 2.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 3.犹提出,表示。
1.配有副马的车。参,通"骖"。
1.三匹马驾的车子。泛指车马。 2.驾御。
1.亦作"飡痂"。 2.吞食疮痂。语本《宋书.刘邕传》:"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