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e)

无着

  • [  wú zhe  ] 
  • ㄨˊ ㄓㄠ
  • FQ UH

无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没有落脚依靠之处。

无着入手。

without assured source;

引证解释

⒈  见“无著”。

⒉  亦作“无着”。无所依托;没有着落。

前蜀 韦庄 《出关》诗:“危时秖合身无著,白日那堪事有涯。”
《宋史·苏轼传》:“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
明 唐顺之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四:“出处两无着,空惭大隐名。”

⒊  佛教语。无所羁绊;无所执着。

《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刹下铭》:“有识之所虔仰,无著之所招提。”
唐 郑谷 《蔡处士》诗:“无著復无求,平生不解愁。”

无着(wu zhe)同音词

  • 1、无辙[wú zhé ]

    1.没有车辙。引申为没有痕迹。形容义理抽象。

  • 2、无遮[wú zhē ]

    1.没有掩盖,裸露。 2.佛教语。谓包容广大,没有遮隔。 3.指无遮大会。

  • 3、圬者[wū zhě ]

    1.圬人。唐韩愈有《圬者王承福传》。

  • 4、侮折[wǔ zhé ]

    1.欺侮折辱。

  • 5、兀者[wū zhě ]

    1.断去一足的人。 2.金元两代对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龙江下游及精奇里江南北﹑乌苏里江东西从事渔猎和采集的许多不同族属部落的泛称。兀者以捕捉貂﹑鼠﹑水獭﹑海豹﹑鹰鹘等为生﹐养狗驾拖床﹐善造船。元设"管兀者吉烈迷万户府"进行统辖。明代习称为野人女直。清代有各种以"窝集"命名的部落﹐即指兀者。

无着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