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饥

  • [  dà jī  ] 
  • ㄉㄚˋ ㄐ一
  • DD QNW

大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大饥”。

引证解释

⒈  见“大饥”。亦作“大飢”。大饥荒;严重的饥荒。

《左传·文公十六年》:“楚 大饥, 戎 伐其西南。”
《公羊传·襄公二十四年》:“大饥。”
何休 注:“有死伤曰大饥,无死伤曰饥。”
《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为大饥。”
《吕氏春秋·上农》:“因胥岁不举銍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富彦国 在 青社,河 北大飢,民争归之。”

大饥(da ji)同音词

  • 1、达济[dá jì ]

    1.渡水到达彼岸。

  • 2、答记[dá jì ]

    1.解答问题的书牍。

  • 3、大机[dà jī ]

    1.事物变化的枢要﹑关键。 2.国家的机要事务。 3.佛教语。真谛﹐精义。

  • 4、大姬[dà jī ]

    1.周武王长女。周为姬姓﹐古时女子以姓行﹐大者﹐尊之之词。

  • 5、大吉[dà jí ]

    1.大吉利。

  • 6、大极[dà jí ]

    1.终结。 2.最高准则。

  • 7、大棘[dà jí ]

    1.极端穷困。 2.官名。大理的别称。

  • 8、大集[dà jí ]

    1.大会聚;大集会。 2.规模大的集市。 3.敬称对方的文集。

  • 9、大瘠[dà jí ]

    1.亦作"大渍"。 2.疫病成灾。

  • 10、大计[dà jì ]

    1.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 2.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 3.重大的谋略或计划。 4.谓国家岁终核算。

大饥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