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有知耻之心。
引《论语·子路》:“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明 李贽 《又与焦弱侯书》:“﹝ 郑子玄 ﹞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清 顾炎武 《日知录·廉耻》:“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⒈ 知耻,有羞耻心。
引《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红楼梦·第六九回》:「因此除了几个知礼有耻的,余者或有与二门上小么们嘲戏的,甚至于与贾琏眉来眼去。」
1.谓感到忧虑耻辱。
1.青黑带赤之色。
1.指喜游成癖的人。
1.游戏驰马。
1.浮华奢侈。
1.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