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责非难。
引《新唐书·房琯传赞》:“然盛名之下,为难居矣。夫名盛则责望备,实不副则訾咎深。”
1.东汉徐穉常于家预先炙鸡一只,并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遇有丧事,则径携墓前,以水渍绵使有酒气,祭毕即去,不见丧主。见《后汉书.徐稚传》及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渍酒"为朋友间吊丧墓祭的典故。
1.愈久。 2.渐久;长久。
1.谓敬酒。谘﹐通"资"。
1.自责;归罪于己。
1.自感惭愧和痛苦。
1.自己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