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ɡ)
()

中气

  • [  zhōnɡ qì  ] 
  • ㄓㄨㄥ ㄑ一ˋ
  • K RTG

中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中和之气。指丹田之气。中医名词。指中焦脾胃运转机能的原动力。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有重要作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

《逸周书·周月》:“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表》:“伏承王子,以中气正月,钟灵纳和。”
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⒉  中和之气。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吉辰伊何,号为中和。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中气,以播和风。”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孔林》:“享殿正对 伯鱼 墓,圣人葬其子得中气。”

⒊  中医名词。指中焦脾胃运转机能的原动力。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有重要作用。

《灵枢经·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盖中气虽虚,表尚未和,不敢大补。”

⒋  指丹田之气。

清 张裕钊 《答吴挚甫书》:“阁下谓苦中气弱,讽诵久则气不足载其辞。”
《老残游记》第二回:“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她的嗓子有点闷,可是很有中气。”

国语辞典

⒈  古代天文家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中以前的称为「节气」,在月中以后的称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

⒉  中和之气。

唐·白居易〈中和节颂〉:「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中气,以播和风。」
唐·皎然〈答郑方回〉诗:「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⒊  丹田之气。

《老残游记·第二回》:「仗著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

⒋  中医上指脾胃的消化、吸收、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有时单指脾的功能。

中气(zhong qi)同音词

  • 1、踵起[zhǒnɡ qǐ ]

    1.接踵而起;接连而起。

  • 2、重骑[zhònɡ qí ]

    1.谓二人共骑一马。

  • 3、重气[zhònɡ qì ]

    1.重视义气;崇尚气节。 2.谓重视文章气势。 3.谓气郁结阻塞。

  • 4、重器[zhònɡ qì ]

    1.指国家的宝器。 2.比喻天下,政权。 3.指重要的器物﹑财物。 4.犹大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5.犹重兵器。

  • 5、终期[zhōnɡ qī ]

    1. 末期的;晚期的。如:终期癌。

  • 6、仲起[zhònɡ qǐ ]

    1.相传伏羲氏的六佐之一。

  • 7、钟期[zhōnɡ qī ]

    1.即锺子期。 2.比喻知音者。

  • 8、钟气[zhōnɡ qì ]

    1.谓凝聚天地间灵秀之气。

  • 9、中期[zhōnɡ qī ]

    1.一个时期或一个过程的中间阶段。

  • 10、种气[zhǒnɡ qì ]

    1.指胆量或骨气。

中气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