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疑惧惶恐,自相惊扰。
⒉ 指战争的消息。
引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若轻为移蹕,则风鹤频惊,臣罪谁諉?”《明史·熊廷弼传》:“乃仓皇风鹤,偕 化贞 并马入 关。”清 黄宗羲 《辩野史》:“而羣小自为风鹤者,则有二节。”
引清 顾炎武 《与汤圣弘书》:“向有栖跡 华山 之愿,因烽火乍传,暂居 汾 曲。近者风鹤稍寧,而 关中 二三君子重理前説,将建考亭书院。”清 陆云标 《庚申岁陈墓镇记略》:“乃警魂未定,风鹤频闻。”叶圣陶 《乡里善人》:“甲子之岁, 吴 越 构兵。风鹤频传,闔邑惶恐。”
⒈ 形容极度的惊慌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
引清·吴梅〈翠楼吟·月杵〉词:「湖山沦小劫,正风鹤长淮兵气。」
1.谓做诗词与别人相唱和。唐杨炯有《奉和上元酺宴应诏》诗。
1.祝贺。
1.古代酒器。因铸有凤形饰物,故名。
1.凤凰的羽翅。比喻杰出的人或杰出的才干。 2.称美琴的两侧。
1.凤与鹤。泛指仙鸟。
冰封闭了河面:~期。
1.谓五谷丰熟,风调雨顺。
1.风中的莲花或莲叶。
1.见"蜂腰鹤膝"。
1.逢迎,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