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征收田赋。
⒉ 指田赋。
引《孟子·离娄上》:“求 也为 季氏 宰,无能改於其德,而赋粟倍他日。”《新唐书·食货志五》:“天下置公廨本钱,以典史主之,收赢十之七,以供佐史以下不赋粟者常食。”清 方苞 《<熊偕吕遗文>序》:“凶荒赋粟,不远其居。”
引宋 曾巩 《洪州东门记》:“其田宜秔稌,其赋粟输於京师,为天下最。”
1.亦作"扶胥"。 2.树名。 3.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4.扶助。
1.肤浅庸俗。
1.见"肤訴"。
1.亦作"肤诉"。 2."肤受之訴"的略语。
1.浮薄的习俗。 2.浅薄,粗俗。
1.巡问民情。
1.《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1.高于流俗。
1.一夫所纳之粟。
1.谓与世俗不相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