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对少数民族或其所居地区的蔑称。
引晋 刘琨 《劝进表》:“永嘉 之际,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新唐书·元载杨炎等传赞》:“炎 牵连 载 势,兴丑裔,秉国纲维,返为 载 復讎,释言於君,卒与妻子併诛。”宋 陆游 《跋傅给事帖》:“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
1.丑陋的外貌。
1.犹侪辈。古称年辈相同﹑学行相类的人。 2.古代对外国人的鄙称。
1.丑陋怪异。
1.指地位相等之人。
1.注视而不说话﹐犹豫貌。
1.忧愁抑郁。
①从中理出头绪:能抽绎先儒之书,而发其端绪之未竟者。 ②演绎;推论出:这情节是从古代神话中抽绎出来的。
1. 理出头绪。也作“抽绎”。
1.犹筹商。谋划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