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ɡū)

弃觚

  • [  qì ɡū  ] 
  • ㄑ一ˋ ㄍㄨ
  • YCA QER

弃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弃笔。觚,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引证解释

⒈  犹弃笔。觚,古代写字用的木简。参见“弃笔”。

《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 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絶域,何能坐事散儒?’后卒斩 匈奴 使者,还拜中郎。”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三:“弃觚与 班生 投笔相类。”

国语辞典

⒈  觚,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弃觚指抛弃文字工作。

《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后卒斩匈奴使者,还拜中郎。复斩楼兰王首,封义阳侯。」

弃觚(qi gu)同音词

  • 1、鼜鼓[qì ɡǔ ]

    1.古代巡夜戒守所击之鼓。

  • 2、岐谷[qí ɡǔ ]

    1.单株多穗头的谷物。

  • 3、契骨[qì ɡǔ ]

    1.古族名。突厥的一部。

  • 4、岂顾[qǐ ɡù ]

    1.犹何必。

  • 5、七古[qī ɡǔ ]

    “七言古诗”的简称。见“七言诗”。

  • 6、栖谷[qī ɡǔ ]

    1.寄身山谷。指隐遁。

  • 7、漆姑[qī ɡū ]

    1.草名,蜀羊泉的别名。

  • 8、泣辜[qì ɡū ]

    1.泣罪。 2.泛指帝王怜恤罪人。

  • 9、齐鼓[qí ɡǔ ]

    1.亦作"齐鼓"。 2.鼓名。齐,通"脐"。

  • 10、旗鼓[qí ɡǔ ]

    1.旗与鼓。古代军中指挥战斗的用具。 2.喻指首领;典型。 3.武术使棍棒的架式。

弃觚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