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
山
奕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1790-1878)清末官员。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帝侄。鸦片战争时任靖逆将军,赴广州督师。不听林则徐建议,在广州被围时向英军求和。英军进攻福建、浙江,又不出兵应援。战后被革职。后在任黑龙江将军时,与沙俄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国语辞典
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清宗室,镶蓝旗人,道光年间,官至伊犁将军;鸦片之役,奕山为靖逆将军赴粤抵御,因擅自与英订屈辱之条约,本坐死,后遇赦;咸丰年间再度起用,任黑龙江将军,因不谙地势,与俄订立条约,失地甚多。卒谥庄简。
奕山(yi shan)同音词
- 1、翊善[yì shàn ]
1.辅翼人之善行。 2.官名。唐太子官属有赞善大夫,宋改为翊善,于亲王府置之,掌侍从讲授。明太子官仍称赞善,王府官有纪善。
- 2、衣襂[yī shān ]
1.衣衫。
- 3、衣衫[yī shān ]
1.单衣。亦泛指衣服。
- 4、一善[yí shàn ]
1.一种善行;一种美德。
- 5、逸赡[yì shàn ]
1.超逸丰赡。
- 6、异善[yì shàn ]
1.特别美好。 2.特出的善行。
- 7、异膳[yì shàn ]
1.指珍馐美味。
- 8、移山[yí shān ]
1.移动山岳。典出《列子.汤问》所载北山愚公举家移太行﹑王屋二山的寓言。后多以比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
- 9、移善[yí shàn ]
1.谓推其善行。
- 10、夷芟[yí shān ]
1.本指以钩镰贴地割草﹐引申为铲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