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噬
内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内部攻讦相残。
引证解释
内噬(nei shi)同音词
- 1、内食[nèi shí ]
1.谓从中侵蚀肌肉。
- 2、内史[nèi shǐ ]
1.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 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 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
- 3、内使[nèi shǐ ]
1.传达皇帝诏令的内监。
- 4、内市[nèi shì ]
1.明代出售宫中人多余旧物的集市。
- 5、内事[nèi shì ]
1.宗庙祭祀之事。 2.国内的事。 3.指朝廷内的事。 4.宫内的事。 5.指家内的事。 6.指方术之事。
- 6、内侍[nèi shì ]
1.在皇帝宫廷侍奉,供使唤。 2.在宫中供使唤的人。 3.官名。隋置内侍省,所掌皆宫廷内部事物。虽亦参用士人,主要仍为宦官之职。唐沿用不改,全部以太监充当。宋代增设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称前后省,前者尤为亲幸。在宫内执役的隶属入内内侍省,在殿中执役的隶属内侍省。其官有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诸名。后因称宦官为内侍。
- 7、内视[nèi shì ]
1.以心为眼。谓凭主观想象来认识事物。 2.内心反省。 3.闭目不视外物,专心一意,气沉丹田。古代养生术之一。亦为道家修炼内丹功夫之一。
- 8、内试[nèi shì ]
1.指科考中的殿试。
- 9、内室[nèi shì ]
1.里屋。
- 10、内师[nèi shī ]
1.太子宫中宦官的头目。
内噬相关词语
- shì quǎn 噬犬
- shì shí 噬食
- shì shì 噬螫
- shì tūn 噬吞
- shì xián 噬贤
- shì zhǐ 噬指
- shì zì 噬胾
- shì bó 噬搏
- shì fū 噬肤
- shì fù 噬负
- shì ɡǒu 噬狗
- shì jué 噬攫
- shì kē 噬嗑
- shì nì 噬逆
- shì niè 噬啮
- shì qí 噬齐
- shì qí 噬脐
- shì jūn tǐ 噬菌体
- shì zhǐ qì xīn 噬指弃薪
- shì bú jiàn chǐ 噬不见齿
- shì qí hé jí 噬脐何及
- shì qí mò jí 噬脐莫及
- shì qí wú jí 噬脐无及
- shì yáo 事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