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

辨复

  • [  biàn fù  ] 
  • ㄅ一ㄢˋ ㄈㄨˋ
  • UYTU TJT

辨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科举时代士人因犯法革去功名,后由于申辩而得以恢复,谓之“辨复”。辨,通“辩”。

引证解释

⒈  科举时代士人因犯法革去功名,后由于申辩而得以恢复,谓之“辨復”。辨,通“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奇鬼》:“吴 士 曹蕃,以礼经魁丁酉京兆,为座师 焦太史 所累被罚,来京辨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家中田产荡尽,而衣巾革褫,冀其可以辨復,於是携囊入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郎 既释,远求父门人书,得从辨復。是年秋捷,次年举进士。”

国语辞典

⒈  科举时代秀才有一定式样的衣服,假使秀才犯了罪,被革除功名,则不准穿戴这类款式的制服。当被褫革功名的秀才,证实无罪后请求恢复功名,称为「辨复」。

《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郎既释,远求父门人书,得从辨复。」

辨复(bian fu)同音词

  • 1、变复[biàn fù ]

    1.古时主张"天人感应"的儒生提倡以祭祀祈祷来消除灾祸,恢复正常,谓之"变复"。

  • 2、变服[biàn fú ]

    1.改变服饰;化装。

  • 3、辩富[biàn fù ]

    1.雄辩。

  • 4、辩覆[biàn fù ]

    1.辩解遮掩。

  • 5、鞭缚[biān fù ]

    1.鞭笞捆绑。

  • 6、蝙蝠[biān fú ]

    1.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似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膜相连﹐常在夜间飞翔﹐捕食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2.《伊索寓言》中有《蝙蝠和黄鼠狼》的故事:有一蝙蝠先后被仇鸟和仇鼠的黄鼠狼逮住﹐皆随机应变﹐以其似鼠又似鸟的外形﹐分别诡言自己是鼠和鸟﹐得以保全性命。因以"蝙蝠"指骑墙派。

  • 7、鞭拊[biān fǔ ]

    1.亦作"鞕拊"。 2.鞭杖。古代刑罚之一种。

  • 8、徧服[biàn fú ]

    1.全部臣服。

  • 9、徧覆[biàn fù ]

    1.普遍覆盖;普遍覆育。

  • 10、便服[biàn fú ]

    ①日常穿的服装(区别于‘礼服 、制服’等)。 ②专指中式服装。

辨复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