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抒发阳和之气。
⒉ 舒缓和顺。
⒊ 舒适。
⒋ 乐曲名。
引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进贺冬银等状》:“黄钟应候,白琯舒和。”
引宋 姜夔 《圣宋铙歌吹曲序》:“故臣斯文,特倡盛德,其辞舒和,与前作异。”
引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
1.见"氀毼"。
1.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
1.指黍的茎秆。 2.黍和禾。泛指粮食作物。
1.犹谁何。诘问之辞。 2.犹奈何。对付或处置。
1.搅拌调匀。
1.同"书阁"。
1.果树。
1.拂晓的银河。
1.跟着别人唱。 2.指和别人的诗。
跟着别人唱。后指和别人写的诗:群臣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