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凋零疏落。《文选·江淹〈王征君微〉诗》:“寂历百草晦,欻吸鹍鸡悲。”李善注:“寂历,雕疏貌。”一说闲旷貌,见吕向注。
⒉ 犹寂静;冷清。
⒈ 凋零疏落。
引《文选·江淹〈王徵君微〉诗》:“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鸡悲。”李善 注:“寂歷,彫疏貌。”一说闲旷貌,见 吕向 注。 宋 陆游 《游万里桥南刘氏小园》诗:“我归门復掩,寂歷挂斜阳。”黄药眠 《黄花岗的秋风暮雨》:“寂历的黄花夹着细雨飘零,守墓的园丁深锁园门何去?”
引南朝 梁 江淹 《灯赋》:“冬膏既凝,冬箭未度,悁连冬心,寂歷冬暮。”唐 孟郊 《过彭泽》诗:“扬帆过 彭泽,舟人讶嘆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歷。”金 边元鼎 《晚行》诗:“隔浦行闻晚寺鐘,断坡寂歷对寒松。”清 钱谦益 《梅圃谿堂》诗:“梅花村落傍渔庄,寂歷繁英占草堂。”
⒈ 寂静空旷。
引唐·张说〈沪湖山寺〉诗:「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书〉皮肤的纹理:~细腻。
1.犹体力。
1.见"肌栗"。
1.标记里程。
1.饥民。
1.谓发生灾荒与瘟疫。
1.用荆棘作成的篱笆。 2.犹棘围。指科举时代的试院。
1.近利;求利。
1.指三十岁。语本《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1.谓李树结实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