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东西垃圾的成语(35个)
- 1、
- 2、
- 3、
藏垢纳污 [ cáng gòu nà wū ]
释义: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4、
- 5、
川泽纳污 [ chuān zé nà wū ]
释义: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6、
堆积如山 [ duī jī rú shān ]
释义: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 7、
- 8、
- 9、
- 10、
- 11、
朽木粪土 [ xiǔ mù fèn tǔ ]
释义: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支离破碎 [ zhī lí pò suì ]
释义: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
出处:清·魏僖《尧峰文钞·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
- 18、
- 19、
- 20、
暴殄天物 [ bào tiǎn tiān wù ]
释义: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出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21、
- 22、
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释义: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 23、
朽木不可雕 [ xiǔ mù bù kě diāo ]
释义: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24、
- 25、
- 26、
乱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释义: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象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这是霞郎的成绩。”
- 27、
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释义: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 28、
杯盘狼藉 [ bēi pán láng jí ]
释义: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狠藉。”
- 29、
扶不起的阿斗 [ fú bù qǐ de ā dǒu ]
释义: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出处:陆天明《省委书记》:“万一马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嘴上行,实干不行。”
- 30、
- 31、
- 32、
- 33、
形容东西垃圾的词语(1个)
- 山薮藏疾薮: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疾:病,指容易致病之物。山间的湖泽非常辽阔,难免隐藏有害之物。比喻小毛病并不损害其整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