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寓意故事的成语故事(172个)

  • 1、

    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2、

    班门弄斧 [ bān mén nòng fǔ ]

    释义: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 3、

    伯乐相马 [ bó lè xiàng mǎ ]

    释义: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4、

    不甘示弱 [ bù gān shì ruò ]

    释义: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 5、

    不寒而栗 [ bù hán ér lì ]

    释义: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 6、

    不可多得 [ bù kě duō dé ]

    释义: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处: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 7、

    不可救药 [ bù kě jiù yào ]

    释义: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 8、

    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ò ]

    释义: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 9、

    不期而遇 [ bù qī ér yù ]

    释义: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出处:《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 10、

    不置可否 [ bù zhì kě fǒu ]

    释义: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 11、

    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 12、

    步调一致 [ bù diào yī zhì ]

    释义: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 13、

    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14、

    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15、

    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释义: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 16、

    楚楚动人 [ chǔ chǔ dòng rén ]

    释义: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 17、

    大喜过望 [ dà xǐ guò wàng ]

    释义: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 18、

    胆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释义: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 19、

    当务之急 [ dāng wù zhī jí ]

    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 20、

    得过且过 [ dé guò qiě guò ]

    释义: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21、

    颠沛流离 [ diān pèi liú lí ]

    释义: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 22、

    东施效颦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释义: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 23、

    恶贯满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释义:贯:穿线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 24、

    返老还童 [ fǎn lǎo huán tóng ]

    释义: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文苑英华》卷三五二载无名氏《七召》:“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

  • 25、

    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释义: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 26、

    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释义: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27、

    附庸风雅 [ fù yōng fēng yǎ ]

    释义: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 28、

    负隅顽抗 [ fù yú wán kàng ]

    释义: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出处:《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 29、

    防患于未然 [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

    释义: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30、

    甘心情愿 [ gān xīn qíng yuàn ]

    释义: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 31、

    古道热肠 [ gǔ dào rè cháng ]

    释义:指待人真诚、热情。

    出处: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32、

    顾盼生姿 [ gù pàn shēng zī ]

    释义:姿:姿色,姿态。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

    出处: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风;凌历中原,顾盼生姿。”

  • 33、

    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释义: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 34、

    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释义: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 35、

    喝西北风 [ hē xī běi fēng ]

    释义:指没有东西吃。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 36、

    鸿鹄之志 [ hóng hú zhī zhì ]

    释义: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37、

    横征暴敛 [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

    释义:敛:搜刮。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

    出处: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 38、

    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释义: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 39、

    胡思乱想 [ hú sī luàn xiǎng ]

    释义: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出处:《朱子全书·学》:“宜于日用之间,稍立课程,不要如此胡思乱量,过却子也。”

  • 40、

    怀才不遇 [ huái cái bū yù ]

    释义: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显通,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 41、

    恍然大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释义: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 42、

    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释义: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 43、

    集腋成裘 [ jí yè chéng qiú ]

    释义: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 44、

    急于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释义: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 45、

    坚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释义: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46、

    渐入佳境 [ jiàn rù jiā jìng ]

    释义: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 47、

    筋疲力尽 [ jīn pí lì jìn ]

    释义: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 48、

    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释义: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 49、

    惊涛骇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释义: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 50、

    举足轻重 [ jǔ zú qīng zhòng ]

    释义: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51、

    决一死战 [ jué yī sǐ zhàn ]

    释义:对敌人拼死决战。

    出处:《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 52、

    嫉恶如仇 [ jí è rú chóu ]

    释义: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

  • 53、

    哭笑不得 [ kū xiào bù dé ]

    释义: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出处:元·高安得《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 54、

    宽宏大量 [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 55、

    乐不思蜀 [ lè bù sī shǔ ]

    释义: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56、

    乐而忘返 [ lè ér wàng fǎn ]

    释义: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史记·秦本纪》第五卷:“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乐而忘归。”

  • 57、

    理屈词穷 [ lǐ qū cí qióng ]

    释义: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58、

    南柯一梦 [ nán kē yī mèng ]

    释义: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59、

    匹夫之勇 [ pǐ fū zhī yǒng ]

    释义: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 60、

    破涕为笑 [ pò tì wéi xiào ]

    释义: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出处:晋·刘琨《答卢堪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形容寓意故事的词语故事(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