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是错的成语(28个)
- 1、
倒打一耙 [ dào dǎ yī pá ]
释义:《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 2、
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释义: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 3、
- 4、
- 5、
- 6、
- 7、
强词夺理 [ qiǎng cí duó lǐ ]
释义: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 8、
- 9、
三省吾身 [ sān xǐng wú shēn ]
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10、
- 11、
文过饰非 [ wén guò shì fēi ]
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 12、
先发制人 [ xiān fā zhì rén ]
释义: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13、
心明眼亮 [ xīn míng yǎn liàng ]
释义: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出处:南北朝 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 14、
- 15、
- 16、
- 17、
怨天尤人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释义: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18、
- 19、
- 20、
- 21、
明珠暗投 [ míng zhū àn tóu ]
释义: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 22、
- 23、
有眼无珠 [ yǒu yǎn wú zhū ]
释义: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 24、
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释义: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 25、
恶人先告状 [ 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
释义: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出处: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
- 26、
反咬一口 [ fǎn yǎo yī kǒu ]
释义: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