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的成语四字成语(80个)
- 1、
- 2、
- 3、
- 4、
- 5、
登峰造极 [ dēng fēng zào jí ]
释义: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 6、
- 7、
峰回路转 [ fēng huí lù zhuǎn ]
释义: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8、
- 9、
- 10、
濠梁之上 [ háo liáng zhī shàng ]
释义: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出处:《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11、
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释义: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 12、
- 13、
回光返照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释义:指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释义: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 22、
- 23、
- 24、
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释义: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 25、
- 26、
- 27、
山高水长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释义: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巫山云雨 [ wū shān yún yǔ ]
释义: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39、
吴下阿蒙 [ wú xià ā méng ]
释义: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40、
- 41、
- 42、
- 43、
一丘一壑 [ yī qiū yī hè ]
释义: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出处:《汉书·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 44、
一丘之貉 [ yī qiū zhī hè ]
释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处:《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 45、
- 46、
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 47、
- 48、
鱼游濠上 [ yú yóu háo shàng ]
释义: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出处:《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下续示例]
- 49、
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释义: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50、
钟灵毓秀 [ zhōng líng yù xiù ]
释义: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出处: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 51、
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52、
- 53、
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54、
- 55、
- 56、
临水登山 [ lín shuǐ dēng shān ]
释义: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出处: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况乎人生天地,岳镇东驱,良时美景,始云蒸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 57、
- 58、
泉石膏肓 [ quán shí gāo huāng ]
释义: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出处:《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 59、
- 60、
胸有邱壑 [ xiōng yǒu qiū hè ]
释义: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众人都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能想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