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特别有感情的成语(48个)
- 1、
背道而驰 [ bèi dào ér chí ]
释义: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 2、
不堪回首 [ bù kān huí shǒu ]
释义: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 3、
- 4、
- 5、
- 6、
电闪雷鸣 [ diàn shǎn léi míng ]
释义: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释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 15、
铿锵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释义: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 16、
- 17、
判若两人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释义: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象两个人一样。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 18、
- 19、
情深骨肉 [ qíng shēn gǔ ròu ]
释义: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出处:《周书·于谨传》:“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 20、
- 21、
- 22、
手足之情 [ shǒu zú zhī qíng ]
释义: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 23、
- 24、
- 25、
- 26、
一唱三叹 [ yī chàng sān tàn ]
释义: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27、
- 28、
抑扬顿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释义: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出处: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 29、
吟风弄月 [ yín fēng nòng yuè ]
释义: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出处: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 30、
- 31、
作金石声 [ zuò jīn shí shēng ]
释义: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 32、
- 33、
轻重缓急 [ qīng zhòng huǎn jí ]
释义: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顿挫抑扬 [ dùn cuò yì yáng ]
释义: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靖节·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40、
含情脉脉 [ hán qíng mò mò ]
释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 41、
- 42、
琅琅上口 [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
释义: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 43、
- 44、
声情并茂 [ shēng qíng bìng mào ]
释义: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出处: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 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 45、
- 46、
形容特别有感情的词语(1个)
- 如食哀梨哀梨:传说哀仲家的梨,味道很好。好象吃到哀梨一样。比喻言辞、文章浏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