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成语用来形容深夜(68个)
- 1、
- 2、
不动声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3、
- 4、
- 5、
- 6、
月夕花朝 [ yuè xī huā zhāo ]
释义: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7、
- 8、
更阑人静 [ gēng lán rén jǐng ]
释义: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阑:将尽;人静: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
出处:宋·蔡绦《西清诗话》引杨鸾诗:“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蚁子又成团;每到更深人静后,定来头人咬杨鸾。”
- 9、
- 10、
更深夜静 [ gēng shēn yè jìng ]
释义: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
出处:汉·蔡琰《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 11、
- 12、
- 13、
花朝月夕 [ huā zhāo yuè xī ]
释义: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14、
火树银花 [ huǒ shù yín huā ]
释义: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三更半夜 [ sān gēng bàn yè ]
释义: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出处:《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24、
- 25、
- 26、
- 27、
- 28、
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释义: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29、
- 30、
- 31、
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释义: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 32、
- 33、
- 34、
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释义: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 35、
- 36、
一团漆黑 [ yī tuán qī hēi ]
释义: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 37、
- 38、
- 39、
月黑风高 [ yuè hēi fēng gāo ]
释义: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 40、
- 41、
- 42、
- 43、
钟鸣漏尽 [ zhōng míng lòu jìn ]
释义: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出处:汉·崔寔《政论》:“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三国志·魏书·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 44、
- 45、
- 46、
花朝月夜 [ huā zhāo yuè yè ]
释义: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南朝·梁元帝《春别应令诗》:“动春心花朝月夜,谁忍相思今不见。”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息迹静处 [ xī jì jìng chù ]
释义: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出处:《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 55、
衔枚疾走 [ xián méi jí zǒu ]
释义: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出处:宋·欧阳修《秋声赋》:“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 56、
- 57、
- 58、
- 59、
- 60、
什么词语用来形容深夜(1个)
- 漫漫长夜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