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化氛围的四字成语(48个)
- 1、
- 2、
百家争鸣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释义: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出处:《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 3、
- 4、
- 5、
- 6、
- 7、
- 8、
- 9、
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 10、
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释义: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诸子百家 [ zhū zǐ bǎi jiā ]
释义: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 31、
- 32、
不同凡响 [ bù tóng fán xiǎng ]
释义: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 33、
不识之无 [ bù shí zhī wú ]
释义: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 34、
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35、
- 36、
- 37、
- 38、
- 39、
黄金时代 [ huáng jīn shí dài ]
释义: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出处: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